Sections

Commentary

盖特纳的首次中国之行

编者按: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的首次中国之行将充斥大量关于全球经济问题和中美经济关系的讨论。Eswar Prasad概括了一些关键的议题以及这两个紧密纠缠的经济体面临的更广泛挑战。

Q.盖特纳部长的中国之行主要目标议题是什么,什么能够实际完成?盖特纳部长的访问是否代表中美关系更加重要?

盖特纳部长和中国均将这次访问视为双方理顺关系的重要契机。他们希望努力尽早对一些问题进行整理,以便使即将举行的“美中战略经济对话“(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以及随后的双边会谈更具建设性。

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显然会继续增加,而双方均有强烈意愿使这一关系成为建设性的平等伙伴关系。毫无疑问会有一些公众姿态,但其目的在于符合国内政治选民的利益。

双方还认识到,如果希望在诸如气候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更广泛的改革等方面获得实质性进展,双方需要相互合作。为本年度一系列复杂经济和地缘政治会谈奠定基调,盖特纳部长的这次访问将起到重要作用。

Q.您认为中国领导人就其与美国的关系而言, 最关心的优先事项是什么,他们将与盖特纳部长讨论哪些问题?

中国方面将期望听到盖特纳部长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的观点。首先,他们希望确认美国会有一套策略,一旦经济复苏后,能控制预算赤字。他们担心如果赤字增加,中国持有的美国财政部短期债券和国债会有亏损,以及美联储采取的银根放松政策会导致通胀出现。
 
第二,他们希望美国政府澄清其对贸易政策的立场。他们正察言观色着,想了解美国政府是追随或是离弃美国国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第三,他们真诚希望听到美国新监管框架计划的有关情况,以及当银行再次站稳脚跟后,政府如何撤出银行系统的策略。

美国需要从中国听到:中国当局将在帮助全球经济复苏及缓解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方面发挥作用。中国可以通过促进国内消费的措施(他们这样做了)并允许货币升值(他们没有做)做到这一点。如果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市场,愿意为扩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资金库有所贡献,美国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方案将较容易通过国会的批准。

Q.您认为货币操纵问题将会或应该予以讨论吗?

盖特纳和中国当局的关键议题是如何处理这一双边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中国的货币政策——如何以一种双方均认为获得胜利,并同时安抚其国内政治选民的方式来解决。

中国政府认识到,未来货币升值将是其增长再平衡策略的一部分。但是出口是工作岗位增加的一个迫切需要的发动机,因此在外部需求无力及其出口业遭受困难的时期,他们不能轻易与疲软的美元标准脱钩。

Q.两大经济体之间的未来关系走向如何?

美国和中国正在步入日益紧密的相互怀抱——不见得是你情我愿。在短期内,中国有能力使美国日子不好过,因为预算和经常项目赤字, 美国不断需要中国的巨额融资。中国如果从美国美元资产中抽出其投资,诸如此类的轻率行为,将引发美国证券和货币市场的混乱,在庞大并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威胁下,美国的神经本来就非常脆弱。

另一方面来看,中国仍需要美国的出口市场,而且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只能继续将其大部分外汇储备投资在美国国债。中国当然已经大量转向短期财政部债券,而非长期国债,表明他们对美国中长期通胀风险的担心。

我解读了最近中国在国际经济政策上的坚定态度:这态度反映出中国的焦虑不安情绪,因为体认到– 自身的增长模式迫使与美国之间不舒服的拥抱日益紧密。他们认识到不能在短期内(一年或两年)有所改变,但是试图尽力在中期摆脱这种关系,包括尽一切可能调整其增长模式并努力重新排列国际货币体系。

Q.这一系列会议有对全球经济普遍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暗示吗?

世界经济已经萎靡不振,此时显然不能承受中美之间的经济紧张加剧状况。两国间的贸易争端可能会扰乱世界贸易体系,并进一步摧毁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世界现在需要:中国和美国齐心协力,而非拔剑相向。在目前各国日益趋于内向的困难时期,如何把两大经济体的共同利益摆在前面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有个解决方案——中国和美国针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经济事务展开大谈判(参见“美国和中国:大谈判?”)。尽管这些元素并不新鲜,但将其整理为一套方案,并由中国和美国领导人共同宣布,这将满足双方国内政治宣传需求,以便实施最终符合其各自利益的政策。

作为该系列措施的一部分,中国将允许其货币更加灵活并反映市场运行,而美国将发布一个方案,承诺一旦经济复苏将约束其预算赤字。美国还将支持中国在多边金融机构中扩大作用,包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获得更大投票权。

通过这些步骤,美国可以表明它愿意与中国建立真诚的经济伙伴关系,为双方带来利益,通过接受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扩大作用,还将证明美国具备真正的领导地位。中国能够向国内焦虑不安的国民重申恢复经济成长及增加工作岗位的承诺,而且还可以通过为全球经济及金融稳定做出贡献,获得世界经济强国应得的尊重。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is committed to quality, independence, and impact.
We are supported by a diverse array of funders. In line with our values and policies, each Brookings publication represents the sole views of its author(s).